白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于白銀市,白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于2002年7月奠基建設,2006年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開發區,2010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升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核定面積為8.05平方公里。按照“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宗旨,堅持走“創新引領、特色發展、促進轉型、趕超跨越”之路,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融入中心,跨越發展”的工作思路,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積極開展自主創新,初步形成了“化工及精細化工、有色金屬及稀土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現代裝備制造業、生物制藥與醫療器械”等產業格局。截止2011年,入駐高新區的項目達108個,總投資額超過了70.94億元,其中規模以上項目數26個,建成投產項目數70個, 2011年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01.97億元;工業增加值29.57億元;銷售收入103.79億元;安置就業或再就業人員12415人。高新區三期4.7平方公里和東區11.2平方公里正在開發建設。劉化集團總投資20億元的潔凈煤氣化制氫氣及合成銨生產項目,年產10萬噸硫酸法鈦白粉生產,甘肅國凱新能源裝備有限公司風電設備制造等一系列科技含量高的加工制造項目正在實施。到十二五末,高新區面積將達到100平方公里,入駐項目300家以上,技工貿總收入達到480億元,企業銷售收入超過42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率達到40%,開發區企業工業產品銷售收入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30%。 白銀高新區是白銀市培育五大支柱產業(精細化工生態工業產業、有色金屬及稀土新材料產業、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生物制藥與醫療器械產業、現代裝備制造業等)的重要載體和核心基地。在空間與布局上,遵循“突出產業特色、重視產業集聚、體現可持續性、促進整體協調”的思路。 (一)精細化工產業集群利用園區創業孵化平臺,集聚創新資源,扶持重點骨干企業,加強中小化工企業創新產業培育,做大做強異氰酸酯、煤化工、氯堿化工、氟化工、硼化工和有機硅六條產業鏈。抓住TDI(甲苯二異氰酸酯)國內外市場需求缺口大、銀光公司占有較強競爭優勢的機遇,以10萬噸TDI(甲苯二異氰酸酯)項目為支撐,整合省內化工資源,形成循環經濟產業鏈。在年產10萬噸TDI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建成20萬噸TDI生產線,扶持相關企業發展下游化工項目,形成深加工、低運距的綜合生產體系。 (二)有色金屬新材料產業集群發揮國家火炬計劃白銀有色金屬新材料及制品產業基地的優勢,圍繞“西部新材料行動”,發展電子信息產品用大規模集成電路引線框架用銅基等帶材、電子工業專用基礎材料電解銅箔、電力通訊行業用銅材。重點開發超薄電解銅箔、高速鐵路接觸線用銅合金、無公害低壓硅烷交聯電纜等各種導線材料;發展鋅合金、高純活性氧化鋅、納米級氧化鋅、鋅空氣動力電池等;發展高質量鋁箔、高精度薄板材、高精度專用鋁板材、各種高級導線材料等;發展超細納米銀粉、銀漿料、尾礦渣提煉稀貴金屬等,努力提升有色金屬工業附加值。 (三)新能源材料產業集群將新能源材料產業開發列為園區產業發展重點領域,推動區內企業與國內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聯合建立研發中心、中試基地、新產業孵化基地,引進新能源材料相關企業。強化碳酸鋰產品的延伸開發,主要以鋰材料為主形成產業鏈,重點發展高能量密度小型二次電池為主的關鍵材料,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四)稀土新材料產業集群依托白銀稀土分離加工技術優勢,重點開發氧化釹—金屬釹—釹鐵硼—稀土永磁電機產業鏈;混合稀土金屬—稀土儲氫合金粉—鎳氫動力電池—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產業鏈及應用;鈰化合物—稀土拋光粉、汽車尾氣凈化劑、液晶顯示器專用蝕刻劑產業鏈及應用;稀土發光材料產業鏈(稀土節能燈);稀土化合物—稀土新型材料—稀土功能材料—應用器件產業鏈及應用。 (五)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利用甘肅豐富的中草藥資源,依托已經建設的生物醫藥(如中藥、護理液、醫療器械等產品的研發與生產)和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微生物農藥、植物生長調節劑、生物肥料、飼料添加劑)等,大力引進和集聚現代中藥產業化技術企業,應用先進的提取、純化和制劑技術,形成以中藥種植、提取、制劑生產、銷售及相關醫藥機械制造的生物醫藥(中藥)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