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成 果! 發 財 機 遇!!! 常溫常壓生產農用醇醚柴油燃料技術轉讓實施方案 好消息:《農用醇醚柴油燃料》已頒布國家行業標準 (一)、項目概況 〖最新快訊〗從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辦公室獲悉,由國家能源局2011年批準修訂,并由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新型液體燃料專業委員會等單位承擔的《農用醇醚柴油燃料》能源行業標準已于 2013年11月28日正式發布,2014年4月1日實施。 該醇醚柴油項目處于示范生產階段,主要應用于農業機械。目前我國農業柴油的消費量已達4000萬噸/年,而且與農用柴油質量要求類似的船舶用油,推土機、挖掘機等重型機械用油消費量更大,因此未來應用前景十分廣闊。相關農業部門也正在考慮出臺相應配套政策,積極推廣醇醚柴油的應用。 醇醚柴油的研發在技術上是一個重大突破,但在應用推廣上則剛剛開始起步,機遇總是留給先前的人,因為《農用醇醚柴油燃料》標準的正式頒布,在農用柴油機、車、船上使用醇醚柴油不但合法,而且國家極力鼓勵并給予很多優惠政策。 醇醚柴油中既含有醇基,又含有醚基、酯基,這些氧基、烷氧基化合物本身比碳氫化合物的石化柴油燃燒完全不冒黑煙,尤其是多效添加劑中的催化燃燒劑,促進柴油充分燃燒,并具有石化柴油同等的穩定性,從根本上解決了醇油的儲存和使用中易揮發、易分層的穩定性等諸多使用上的難題,因此, 醇醚柴油無論在技術層面上,或性能上并不是目前市場宣傳的甲醇柴油。 1、醇醚柴油的節能、環保機理: (1)節能機理:醇醚酯類柴油作為燃料,在節能方面目前公認的機理為微爆理論。①微爆作用,由于多碳醇的沸點低于燃油沸點 (130 ℃以上),當油表面燃燒時,內部醇醚酯類受熱并汽化,體積急劇膨脹,產生的巨大壓力使油滴爆破,油滴進一步微粒化,形成“二次霧化”,油和空氣的接觸面積大幅度增加,提高了燃燒效率,達到節能的效果;②加速燃燒反應,多碳醇在汽化過程中,分子中的 OH 基團活性大大增強,一氧化碳盡可能完全燃燒,相當于“水煤氣反應”,從而加速燃油裂解所形成焦炭的燃燒,抑制了煙塵的生成。高溫、富氧、高溫持續時間是NOx 生成的決定性因素。混合燃料的噴霧特性和燃料特性的雙重作用使得霧化質量改善,混合氣分布較均勻,局部高溫區減少,同時多碳醇的加入提高了燃燒速度,縮短了高溫持續時間,使得NOx 降低。混合燃料單位體積熱值降低也使得燃燒反應溫度降低,NOx 排放降低。 (2)環保機理:一般柴油機中產生碳氫化合物的主要原因是混合不均勻,及燃燒不良所致,一氧化碳是一種不完全燃燒產物,生成柴油機碳煙,概括地說是由烴類燃料在高溫缺氧條件下裂解生成的。醇醚酯類柴油能發生“二次霧化”,其霧化質量是任何柴油機噴嘴都難以達到的,它使柴油分子與高溫空氣的混合更均勻,燃燒環境的改善能顯著減少煙塵排放。氮氧化合物是柴油機的主要污染物,其生成過程在溫度大于1600℃的條件下,進一步氧化生成。可見溫度、氧濃度在生成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一般認為,當溫度高于1600℃時,氮氧化合物的生成才比較明顯。與純柴油相比,醇醚酯類柴油能更充分的燃燒,使得煙氣中未反應的氧氣大大降低,也減少了氮氧化合物的生成機會。這主要是因為醇醚酯類柴油沸點和粘度較低,改善了燃油的噴射霧化性能,提高了油氣混合的均勻性。醇醚酯類柴油汽化潛熱較高,使得預混比例增加,隨著醇醚酯類在柴油含量的增加,混合燃料中含氧量增加,燃燒更加充分。 2、醇醚柴油中添加催化燃燒劑的作用機理:催化著火原理:能夠在低溫分解、釋放熱量并產生活性自由基。在低溫條件下分解產生的自由基能有效縮短著火延遲, 提前最大放熱率的位置, 改善燃料著火能力, 拓展低負荷范圍。化學作用機理是在低溫下( 600-670 K ) 條件下分解生成氧基自由基( ( CH3 ) 3CO ) , ( CH3 ) 3CO 進一步發生B斷裂生成活性甲基自由基( CH3 ) , 然后, CH3 與O2 反應生成羥基自由基( OH ) , 生成的活性羥基自由基快速進攻燃油分子, 奪取烴基上的氫原子生成烷基自由基, 進而引發低溫鏈式反應。其化學反應過程如下: (CH3)3COOC(CH3)3 → (CH3)3CO?+(CH3)3CO?, (CH3)3CO? → CH3?+(CH3)2CO, CH3?+O2+M → CH3O2?+M, CH3O2?+CH3O2? → O2+CH3O?+CH3O?, O2+CH3O? → CH2O?+HO2?, CH3O2?+HO2? CH3O?+OH?+O2。 燃燒劑自燃溫度低、擴散及燃燒速度快、蒸發霧化性能好,能夠改善柴油的霧化及與空氣的混合,同時縮短柴油機的滯燃期,提前混合燃料的起燃時間,減少混合氣不均勻區域,從而改善尾氣排放。作為醇醚柴油添加劑使用時, 因其較醇醚柴油易于自燃等原因,在過高混合比例下容易導致爆震并影響發動機動力輸出。因此,添加比例應控制在較低范圍。柴油機的燃油經濟性、排煙、有害物排放都與燃油在燃燒室內的燃燒情況密切相關。柴油的擴散燃燒是造成燃燒不完全的主要原因。催化燃燒劑能促使醇醚柴油迅速、完全地燃燒,減少燃燒室內積炭和頂部活塞環的結焦。這類化合物可降低柴油的著火溫度、促進碳粒氧化、提高燃燒速度,促使柴油完全燃燒。這些有機化合物在燃燒室內能產生更多的自由基,從而縮短燃油的滯燃期,促進柴油完全燃燒。另外醇醚酯類含氧,在促進燃油燃燒時的作用較為明顯,目前國內外許多研究人員都開展了對含氧添加劑的研究。在低溫條件下分解,釋放出的熱量促進了燃料的霧化和蒸發,加快了燃油混合氣的形成,使醇醚柴油分解產生的活性甲基自由基( C H 3 ) 和羥基自由基(OH ), 能夠引發烴類燃料的低溫鏈式反應,導致燃料提前著火,作用如下: (1)、克服汽車冷點火和自發火困難: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在燃料中添加了具有催化燃燒功能的燃燒劑。具有爆燃作用的雙基物分子中具有弱的-O-O-鍵,而有引爆作用的高能物分子中存在弱的RO-NO2鍵,二者分解速率相似,較低溫度下均可分解產生具有催化燃燒的活性自由基,使燃料催化燃燒反應在較低溫度下引發,進而改善發動機著火性能,其反應機理如下。烴基的分解與氧化機制其鏈引發反應有: ①、RH...R+M=R+OH+M ②、O2+M=O+O+M ③、RH+O2=R+HO2 由于反應③的速率比其它兩個反應高出5個量級以上,因而是主要的鏈引發反應,其鏈傳遞反應主要有: RH+HO2=R+H2O2 R...H+O2=RO+HO2 RO+HO2=RCO+H2O2 RCO+O2=CO+HO2 因此,烴基在800-900K溫度范圍內的熱點火是由鏈反應動力學支配,在毫秒級延遲期內進行著具有化學反饋的自催化反應,其反應路線是: RH → ROH → RHO → HCO → CO 計算結果也表明 CH2O 、 H2O2、 CO是點火延遲期內反應的主要產物。爆燃物和引爆物的熱分解特性與烴有很明顯的區別,在500K時便開始分解,750K時的半衰期僅有13μs,烴中加入微量的爆燃和引爆成分,與空氣混合物便可自發點火。因此爆燃匹配引爆物的熱效應是對烴基點火過程的一種明顯的貢獻,以爆燃為例,其分解反應式為:(R)COOC(R)3 → 2(R)2CO+2CH3 甲基與烴的反應 : RH+CH3=ROH+CH4 爆燃之速率遠遠大于烴氧化的鏈引發反應。因此能使鏈反應在明顯低的溫度下進行而大大降低冷點火和自發火的溫度。 ( 2 )、提高烴燃速和動力,具有節能功效:催化劑中,爆燃物和引爆物成分其分子結構由R、NO2兩個功能團組成,化學反應活性高,在烴催化燃燒過程中易產生自由基,促進連鎖反應,提高烴催化燃燒反應速度和火焰傳播速度,增加每一循環燃燒過程中的發熱量,使烴催化燃燒的化學能釋放得更完全、徹底,從而顯示很好的節能效果。燃燒劑在低溫下可分解生成能起催化燃燒反應的甲基自由基和羥基自由基,并同時釋放出熱量,因此加速烴催化燃燒干凈,能縮短燃燒時間,提高燃燒效率。使得本劑只在不足微秒的時間內便分解、氧化完畢。這種雙向高效催化烴燃燒技術,可使發動機油耗降低,功率和動力性及扭矩得到提高。 ( 3 )、降低烴燃燒廢氣,有利保護環境:醇醚柴油中加入催化燃燒劑后,汽缸內某些燃燒點的溫度能達到NOx的分解溫度1000℃以上,因此,NO2和NO都存在轉化為無害的H2O、CO2、N2和O2的條件,燃燒廢氣排放的有害成分NOx總趨勢是減少的。由于爆燃和引爆成分的高熱量和強氧化性特征,HC和CO的排放也減少。另外在醇醚柴油催化燃燒中,有著幫助燃料氧化燃燒的作用,這種氧化助燃的功能,進一步促進催化HC和CO在燃氣的高溫下充分燃燒,從而降低其排放。 ( 4 )、減少烴中極性氧化物對金屬腐蝕和橡膠溶脹:活性劑能有效的降低燃料的表面張力,增強烴的表面活性,改善燃料的分散性,使燃料霧化更充分,進一步促進催化燃燒提高燃燒速率和燃燒效率。在實現提高引擎動力和節約燃料的同時,還可在極低的濃度下有效的抑制金屬腐蝕和橡膠溶脹。這是因為活性劑具有兩性基因,通過親醇極性基團和親油非極性基團的協同作用,對金屬和固體橡膠表面能產生很強的吸咐作用,形成一層牢固的保護膜。吸咐時,極性端在金屬和橡膠表面吸附,非極性端向外,與燃料相連接,這樣就阻止了燃料的侵入,能有效的減少金屬腐蝕和橡膠溶脹。 ( 5 )、改善燃燒室積炭,對發動機起到清潔作用:清潔劑為含極性基團和非極性基團的雙性化合物,其非極性基團(如烯基團等)優先吸附在金屬或離子表面,防止了粒子的集聚沉積或在金屬表面粘附,清潔劑主要起清凈作用,而分散劑烴基還有屏蔽作用,使細小粒子吸附其中進入燃燒室與烴一同燃燒。清潔劑能將已吸附在部件表面的積炭洗滌下來,分散和懸浮在燃料中,并通過過濾器除去,從而使發動機活塞及其它零部件的金屬表面保持清潔。 ( 6)、增強烴的潤滑性,減少發動機磨損:減摩劑組分中的活性成分具有高度的潤滑分散和節能減摩作用。同時高溫燃燒時充分完全,不易產生積炭。這種特性能有效的減少和克服烴自身缺乏潤滑性產生對燃燒室的磨擦、磨損,尤其是有助于減少排氣閥的磨損,提高氣缸的密封性。同時又可避免目前普遍使用的潤滑劑高溫燃燒時產生積炭的問題。 ( 7 )、無灰催化燃燒,燃燒后清潔干凈無殘留:催化燃燒劑是屬于不含有任何硼類硬金屬化合物及造成危害發動機的硫、磷、氯等非金屬化合物,燃燒后無殘留,是一種綠色環保新型的催化燃燒改性復合劑,在極大的起到催化燃燒的同時,又能產生節能減排的積極效果。以上各組分達到相互匹配、相互效應、互相促進,共同起到烴基燃料催化燃燒的理想效果。 (二)、沒有轉讓費獲得技術的方案 1、生產條件:本項目常溫常壓生產添加劑;常溫常壓生產醇醚柴油。 2、設備投資:本項目主要設備為儲油罐、反應器、管、閥、泵等,及催化器、反應釜和添加劑的生產設備。年產1萬噸醇醚柴油,生產裝置投資約100萬元(不含罐、釜、器及公共工程、配套設施和流動資金等),如有舊碼頭或舊油庫利用,可大量節約投資。 4、經濟效益:根據2014-11-6網上公布的生產醇醚柴油及添加劑所需的原料價格,平均按每生產一噸醇醚柴油獲利400元效益進行估算,年產1萬噸醇醚柴油,可年創效益400萬元。 3、技術轉讓:本項目采用省獨占轉讓,技術轉讓費400萬元。如沒有轉讓費如何獲得技術呢? 購技術者:掌握省獨占技術,在省城生產添加劑,發展10個地市加盟商。向每個加盟商收取40萬元的加盟費,提供調配1萬噸/年醇醚柴油的添加劑,10個加盟商的添加劑可年獲利在500萬元以上。 加盟商:每個加盟商調配1萬噸/年醇醚柴油,可年獲利在400萬元以上。 共贏:購技術者,用加盟費作轉讓費,自己不出錢即可得到技術,而且添加劑可年獲利在500萬元以上;加盟商僅付出40萬元加盟費,即可年獲利在400萬元以上。這種雙贏局面,何樂不為呢? 因此,無論是購技術者,還是加盟者,只要善于操作,利潤巨大。這是因為能源主宰世界,節能減排低碳生活、清潔能源綠色出行已成為時尚。有了常溫常壓綠色催化,這一世界前沿的尖端技術引領,不正是:今日“長纓”在手,何愁縛住“蒼龍”? 不在于你是否有本錢,而在乎你是否有市場化運作的本領...... 這不是空手套白狼的故事,這是管理科學和自然科學“互溶”為一體的趣味化合,當然,這里離不開我們發明的“融合添加劑”啊! 技術的創始人,要求的技術轉讓費400萬元,還不到購技術者一年的效益,想到這個你不會再在轉讓費上討價還價吧?不算不知道,一算低得很,你用我10年的技術賺了幾千萬,難道就不應該給我400萬元?這不是多而是少得可憐,相比之下,這400萬元的技術費顯得是多么渺小啊! 搶在別人前面的總會輕易的挖到第一桶金,而跟在別人后面的卻只能拾撿到一些零碎。
1.本網約定技術轉讓或者求購發布方為甲方,對此技術轉讓或者求購有意向合作者為乙方,本網化學加網為丙方。技術轉讓方必須保證對所轉讓的技術擁有100%的所有權,否則需單方面承擔一切可能的法律后果。針對所有自愿發布到化學加網上的技術供需項目,只要甲乙雙方是求助丙方介紹認識后進入下一步合作的,就默認為收款方有向丙方支付6%傭金的義務。
2.對于技術轉讓或者求購,有興趣用戶可在本頁點“獲取聯系方式”,支付200元化學加幣后可直接獲取甲方聯系方式,并與其進一步充分溝通后,甲乙雙方自行把控風險,包括確定是否要簽訂書面轉讓協議。
3.丙方化學加網可與甲方乙方獨立簽訂協議,或者與甲乙雙方一起簽訂三方合作協議,但是不具體參與甲乙雙方關于此技術轉讓或者求購合作過程中所進行的技術層面的交流協商及最終的轉讓結果是否滿意的裁定,完全由甲乙雙方自行約定進展要求及最后的結果驗收標準。
4.基于保護甲乙兩方在此合作過程中各自可能遇到的風險,丙方的角色主要是承擔第三方獨立的資金托管及擔保服務,技術求購方的支付款需分期付到丙方化學加網賬戶,丙方接受技術求購方的指令向技術轉讓方分期付款,或者在甲乙雙方周知并無異議的情況下接受技術轉讓方的申請付款。期間丙方亦需分期從本技術轉讓金額中扣取6%作為平臺服務費,可開具技術服務費發票。
5.甲乙雙方若在技術交易過程中存在糾紛,丙方基于平臺公立的原則,會暫時凍結托管資金,直到甲乙雙方已將糾紛解決談妥后丙方再做支付處理或者退回扣除6%服務費后的94%款項。
6.出現甲乙雙方不遵守上述交易規則,或者有意繞過丙方私下交易,包括甲乙雙方有意隱瞞真實的技術轉讓金額的情形,丙方有權扣除技術求購方一期付到化學加網的全部擔保款,并進一步向收款方追索雙倍的該項目正常應支付給丙方的服務傭金。同時默許丙方可在化學加網上公示甲乙雙方的不誠信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