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由國家原子能機構聯合科技部、公安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療保障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等7部門發布,是中國首個針對核技術在醫療衛生應用領域發布的綱領性文件。
《規劃》提出了中國“十四五”期間和今后一段時期醫用同位素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原則與階段性目標,有助于加快推進醫用同位素國產化,更好地發揮醫用同位素對心腦血管、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的診斷治療優勢作用。
根據《規劃》,到2025年,一批醫用同位素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并根據市場需求,適時啟動建設1-2座醫用同位素專用生產堆,實現常用醫用同位素的穩定自主供應;到2035年,在充分保障中國人民健康需求的基礎上,積極推動醫用同位素“走出去”,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出貢獻。
《規劃》指出,要從技術研發和生產能力提升兩方面入手,堅持利舊和新建相結合,建立穩定自主的醫用同位素供應保障體系。要從加強放射性藥物核高端醫療裝備研發、推動放射性藥物應用一體化發展、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等方面提升核醫療技術水平。要健全核醫療產業發展政策,大力推廣核醫學科建設,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放射性藥物按程序納入基本醫保支付范圍,加快核醫學特色學科建設,積極支持醫藥同位素生產。
《規劃》明確,各部門將通過優化產業政策,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醫用同位素領域;加快制修訂醫用同位素生產、運輸、安全環保等產業政策和標準規范,優化完善醫用同位素及藥物的科學監管體系,科學合理制定醫用同位素及放射性藥物運輸規范;加強人才培養,培養一批學科領軍人才,加快醫用同位素、放射性藥物及核醫學特色學科建設等保障規劃扎實推進。
據介紹,醫用同位素是核醫學診療的物質基礎,它對心腦血管、惡性腫瘤、神經退行性等重大疾病的診斷治療,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醫用同位素可對尚未出現形態結構改變的病變進行早期診斷,可利用其放射性殺傷病變組織,實現微小病灶的精準清除,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