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和香港2022年2月25日 /美通社/ -- 由端到端人工智能驅動的藥物研發公司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今天宣布,已在評估 ISM001-055 的 I 期臨床試驗中完成向多名健康志愿者的臨床給藥。ISM001-055 是由英矽智能的人工智能藥物發現平臺生成的首個抗纖維化小分子抑制劑,用于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 (IPF)
此項I期臨床試驗采用雙盲、安慰劑對照、單次和多次劑量遞增的試驗設計,旨在評估ISM001-055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藥代動力學(PK)特征。80名健康志愿者將分在10個隊列中進行給藥 ,其中包括5個單次劑量遞增隊列和 5個多次劑量遞增隊列。研究的主要終點是確定最大耐受劑量,并為之后的 II 期臨床試驗提供給藥劑量建議。
英矽智能首席科學官任峰博士表示:“我很高興看到英矽智能通過AI發現的全新機制全新分子結構候選藥物進入I期臨床試驗。英矽智能始終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來推動創新療法的開發,以滿足纖維化、癌癥、免疫、神經系統等疾病領域未竟的醫療需求,而此次I期臨床研究的啟動也證實了我們的人工智能平臺可以幫助實現這一目標。”
為了更好地理解化合物分布、確定劑量并深入了解ISM001-055在人體內的安全性,英矽智能早在去年11 月就在澳大利亞啟動了探索性微劑量人體試驗,受試者包括8名健康志愿者。試驗結果顯示微計量的ISM001-055 在人體內表現出良好的和安全性和藥代動力學特征。
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英矽智能科學咨詢委員會成員Michael Levitt表示:“有些團隊嘗試進行靶點發現,有些嘗試生成化學,但英矽智能通過端到端的方式把這些結合起來。驗證人工智能系統的最佳方式是對全新靶點和全新分子進行全面的測試,尤其是安全測試。我很高興看到英矽智能由AI從頭開始發現和設計的抗纖維化候選藥物成功完成微劑量人體試驗,并進入I期臨床。”
ISM001-055是一款小分子抑制劑,英矽智能利用其靶點發現引擎PandaOmics和小分子生成引擎Chemistry42分別發現全新靶點并設計分子結構。該靶點的作用機制在纖維化疾病中也較新穎。PandaOmics和Chemistry42是英矽智能端到端人工智能藥物研發平臺 Pharma.AI 的一部分。
英矽智能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lex Zhavoronkov博士表示:“現代深度學習技術使我們能夠利用健康受試者的對照生物學數據,并推斷它們和疾病的關聯來發現靶點。這也是英矽智能抗纖維化項目的指導原則:找到與衰老和疾病都相關的靶點。我很高興地宣布英矽智能已經完成ISM001-055 抗纖維化候選藥物的0期人體試驗,并進入I期臨床試驗一天一次口服給藥階段。該候選藥物的靶點由AI發現,分子結構由AI設計,所以是一個完全由AI發現并設計的候選藥物。”
關于英矽智能臨床試驗的更多信息,請訪問ClinicalTrials.gov (Identifier NCT05154240)
關于英矽智能
英矽智能是一家由端到端人工智能(AI)驅動的藥物研發公司,通過下一代人工智能系統連接生成生 物學、生成化學和臨床試驗分析,利用深度生成模型、強化學習、轉換模型等現代機器學習技術,構建強大且高效的人工智能藥物研發平臺,識別全新靶點并生成具有特定屬性分子結構的候選藥物。英矽智能聚焦癌癥、纖維化、免疫、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衰老相關疾病等未被滿足醫療需求領域,推進并加速創新藥物研發。更多信息,請訪問網站:www.insilico.com。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