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馬昌杯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 (IF=22.315) 發表了題為“Integrating DNA nanostructures with DNAzymes for biosensing, bioimaging and cancer therapy”的論文,系統總結了近年來DNAzyme功能化DNA納米技術在生物醫學和生物傳感等領域的研究進展和應用潛力。
整合DNAzyme的DNA納米結構在生物傳感、生物成像和癌癥治療中的應用
DNA不僅是一種遺傳信息載體,同時也是納米材料程序化組裝的一種有力工具。相比于傳統的組裝技術,DNA自組裝納米技術大大增加了納米組裝結構的可擴展性、可編程性和功能性, 近年來得到了迅猛發展。脫氧核酶(DNAzyme)是通過體外篩選得到的具有催化功能的DNA分子, 具有易于合成和修飾、化學結構穩定及催化活性高等優點, 在生物傳感、醫學診斷和疾病治療領域備受關注。DNA納米結構與DNAzyme的結合催生了一系列新的研究領域。本文首先介紹了獲得DNAzyme的指數富集的配體系統進化技術(SELEX);接著討論了幾種代表性的DNA納米結構(DNA折紙、DNA四面體、DNA納米機器等);然后重點闡述了整合DNAzyme的DNA納米結構在生物傳感(金屬離子、核酸、蛋白質、酶活性、外泌體和細菌檢測)、生物成像、藥物遞送和癌癥治療等具體領域的研究進展;最后,對其在生物醫學和生物技術領域的應用前景和挑戰進行了展望。隨著交互研究的不斷開展,DNAzyme和DNA納米結構的深度融合必將拓寬我們對DNA這樣一類生物大分子的認識,使其在生物醫學領域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中南大學2019級臨床醫學八年制本科生劉亦凡和朱鵬為文章的第一作者,生命科學學院馬昌杯副教授為獨立通訊作者,中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為第一單位。該工作得到了中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何海倫教授和湖南大學王柯敏教授和黃晉教授的支持。該研究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湖南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的支持。
參考資料:https://life.csu.edu.cn/xyxw.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640&wbnewsid=4013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