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師范大學梁宏教授、黃克斌教授課題組與中山大學鄒滔滔教授課題組他們根據ICD與內質網應激的較強聯系,發掘出了一個基于三價銥的抗癌金屬配合物(1a)具有良好的ICD活性。隨后,對該化合物的雙氮雜環卡賓配體進行修飾,引入了光親和標簽與疊氮基團,得到了可用于化學蛋白質組學研究的探針分子,進而利用該探針抓取了一系列蛋白質靶標。
基于其它ICD相關研究的線索,他們鎖定了ER stress的核心調控蛋白GRP78/BiP作為研究對象,通過一系列實驗驗證了1a可以通過降低BiP蛋白的穩定性進而抑制其活性。更有趣的是,已知的ICD藥物如米托蒽醌、奧沙利鉑等均可作用于BiP,預示了抑制該蛋白在激活ICD中的重要作用。最后經過生物信息學分析發現BiP在三分之一以上的腫瘤類型中高表達,具有抗腫瘤靶點潛力。據文獻研究表明,這是ICD類免疫抗癌藥物潛在靶點蛋白分子相關科學問題的首次報道和闡明。
論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2c02435
圖1. 化學蛋白質組學揭示金屬銥配合物的靶蛋白BiP 圖2. 多種ICD激活分子可以抑制BiP活性
參考資料:http://www.ce.gxnu.edu.cn/2022/0615/c874a241338/page.htm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