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活動往往是多種細胞協同參與、時空高度調控的復雜過程。因此,對活體中的特定細胞及特定生命分子進行原位的標記、操縱及分析,是研究現代生物學問題的關鍵途徑?;蚬こ谭椒ǎㄈ缛诤蠠晒獾鞍讟撕灒┠軌蛟诨罴毎刑峁┚珳实臉擞浶盘枺鋺梅秶芟?,不適用于一些難以轉染的樣品(如原代細胞、臨床樣品等)。而近年來發展起來的生物正交反應能通過化學手段在生命活體中進行原位研究,為生物學研究提供了簡單高效的工具。特別是近期涌現的生物正交光催化化學,能分別通過催化劑的靶向和外源光控同時實現精準的空間和時間分辨,具有時空靈活可控的巨大優勢。
近日,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陳鵬/樊新元團隊在Chem雜志發表題為“Spatially resolved cell tagging and surfaceome labeling via targeted photocatalytic decaging”的研究論文。是繼該團隊圍繞光催化反應而開發線粒體時空蛋白質組學技術CAT-Prox (J. Am. Chem. Soc. 2021, 18714),以及RNA-蛋白質互作捕捉技術PhotoCAX (Angew. Chem. Int. Ed. 2022, DOI: 10.1002/anie.202202008) 等系列活細胞的光催化工具之后的一個重要進展。本研究中,作者借助抗體的靶向優勢,通過抗體偶聯光催化劑的策略將光催化劑靶向目標細胞表面,用于多細胞的復雜生物環境中特異性細胞原位標記、膜蛋白組時空解析以及癌細胞選擇性可控殺傷,為復雜生物樣品的精細時空研究奠定了技術基礎(圖1)。
圖1. 空間靶向的光催化反應平臺CAT-Ex
作者首先設計通過抗體靶向的方式賦予光催化劑在特定細胞表面的定位能力。為此,作者通過點擊化學構建了抗體-光催化劑偶聯體,并分別通過熒光激活反應和細胞成像證實了抗體-光催化劑偶聯體兼具光催化活性與細胞靶向能力。隨后,通過細胞體系中的熒光激活實驗,作者發現該偶聯體在靶細胞表面有明顯的光催化反應活性,表明CAT-Ex平臺的構建取得初步成功。復雜生命體系中特定細胞的標記與捕獲是重要的研究手段。作者通過將CAT-Ex與生物素分子的反應聯用,設計了一種光催化介導的細胞選擇性共價標記策略。作者以HER2陽性的癌細胞為靶標,將該策略分別在二元、多元以及小鼠腫瘤組織細胞體系中進行了驗證,均能夠有效地對靶細胞在光控條件下進行生物素共價標記,以方便后續的深度分析(圖2)。
圖2. 基于CAT-Ex的細胞選擇性原位標記
作者進一步將CAT-Ex與活性中間體—亞甲基醌的光催化激活反應進行聯用,發展出了一種新的細胞表面微環境蛋白質組學的研究方法。通過在細胞表面原位激活產生亞甲基醌中間體,目標抗原附近的蛋白質可被標記,以用于組學研究。作者將該方法運用于HER2+MDA和SKBR3乳腺癌細胞表面HER2鄰近微環境中蛋白質的標記,并通過串聯質譜鑒定到了一系列與HER2有潛在相互作用的膜蛋白(如GLUT1、MRP1等)用于后續的生物學研究(圖3)。最后,作者還通過CAT-Ex與前藥底物的聯用初步闡釋了該系統在前藥治療方面的潛力。通過在HER2陽性細胞表面光催化激活釋放MMAE前藥,作者實現了對特定靶細胞的殺傷。
圖3. 基于CAT-Ex的細胞表面微環境的蛋白質組學研究
綜上,通過抗體靶向策略與光催化生物正交的結合,作者構建了空間靶向的光催化平臺CAT-Ex。在復雜體系中,該平臺能夠將生物正交反應精準定位至特定細胞表面,并通過光控賦予了時空分辨率;通過與多種多樣的反應底物聯用,CAT-Ex實現了光控細胞選擇性標記、細胞表面微環境蛋白質組學以及靶向前藥釋放等應用場景,體現了該平臺的多功能性與通用性。最后,作者也指出藍光僅適用于活細胞研究,隨著正在進行的更長波長光催化反應的開發與持續優化,光催化化學工具在未來有望實現活體動物等更為復雜的生物體系研究,以適應多種多樣的生物學應用的需要。
北京大學化學學院、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陳鵬教授和北京大學化學學院樊新元副研究員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北京大學化學學院博士研究生劉子琦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北京分子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以及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的資助。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451929422002145
參考資料:https://www.chem.pku.edu.cn/kyjz/141263.htm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