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內容
近日,福建物構所高鵬課題組開發了一系列基于吩噻嗪的芳香自組裝分子層(Ar-SAMs),以研究不同的芳香族連接物如何影響分子堆疊、基底功函數調節和電荷載流子動力學。當作為空穴選擇層(HSL)應用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和鈣鈦礦/硅串聯太陽能電池(P/S-TSCs)時,發現沿 2,6 位軸向的萘連接(β-Nap)Ar-SAM 可以形成致密且高度有序的空穴選擇層,界面相互作用增強,有利于與鈣鈦礦薄膜實現最佳能級對齊。利用這種策略,在優化后的寬帶隙(1.68 eV)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實現了令人印象深刻的 21.86% 的光電轉換效率 (PCE),滯后現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此外,封裝器件在濕熱條件(ISOS-D-2,50% RH,65°C)下表現出更高的穩定性,T91為 1000 小時。值得注意的是,基于溶液加工的微米級紋理硅異質結 (SHJ) 太陽能電池,制備的鈣鈦礦/硅串聯太陽能電池實現了 28.89% 的效率,同時保持了出色的可重復性。這一策略為開發芳香族連接基團以提高 SAM 的空穴選擇性帶來了重大希望。
總結與展望
總的來說,這項工作重點強調了在高效空穴萃取 Ar-SAM 的分子設計中選擇芳香族連接基團和連接方向的重要性,通過戰略性地選擇合適的連接基團構建 Ar-SAM,為后續開發高效穩定的 P/S-TSC 鋪平了道路。
通訊作者簡介
高鵬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構所
高鵬,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于 2010 年畢業于德國馬普高分子研究所并獲得化學博士學位。2011-2015 年于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后工作,專注于近紅外吸收染料及雜化鈣鈦礦材料設計合成。
2017 年 1 月籌建先進功能材料實驗室(LAFM),擔任研究員和課題組長,專注于用化學手段與稀土元素相結合制備新型半導體材料并應用于能源轉換器件。持續獲得廈門市雙百人才計劃,福建省百人計劃等人才項目資助。累計發表 SCI 期刊原創性論文與綜述 240 多篇,受邀撰寫書章節 6 部。其中部分研究成果以第一/通訊作者身份發表在Joule、J. Am. Chem. Soc.、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Adv. Energy Mater.、Chem. Mater.、Nature Commun. 等權威期刊,多篇論文被選為期刊封面或熱點論文。截止目前根據 google scholar 統計,個人 SCI H-index 為 77,文章總引用 43000 余次。2018 年-2024 年連續七年獲評 Clarivate Analytics 全球交叉學科領域“高被引科學家”。
先進功能材料實驗室(LAFM)長期招聘有科研熱情和半導體材料合成表征經驗(太陽電池,晶體管,熱電等)的博士后,有儀器搭建經驗者優先。課題組的信條是“探索未知,突破極限,藝術科學”。
課題組網頁:https://www.x-mol.com/groups/gao peng
聯系郵箱:peng.gao@fjirsm.ac.cn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