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學材料學院招聘有機發光材料與器件方向助理教授/專職研究員/博士后
有機和金屬有機發光材料與器件 應聘要求與薪酬待遇 一. 助理教授 1. 崗位要求: (1)預聘助理教授一般不超過35周歲,取得國(境)內外高水平大學或研究機構博士學位,一般要求具有博士后經歷,能勝任本科生和研究生相關課程教學; (2)具有較強的科研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在金屬有機化學、配位化學、光化學、光電材料與器件、激發態理論計算等領域具有良好的研究成果。 2. 薪酬待遇: (1)實行年薪制,根據教育、工作經歷及工作業績,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36萬起),并配套相應科研啟動經費; (2)優秀者可受聘深圳大學“鵬城孔雀計劃”特聘崗位,或納入學校人才項目培養,享受15-24萬/年的崗位績效; (3)可申請租住學校周轉房,租金優惠。符合條件者,可享受深圳市人才房政策,以政府發布信息為準; (4)可在深圳市落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辦理隨遷入戶;深圳大學附屬教育集團旗下有幼兒園、小學、中學,為教職工子女提供全體系優質基礎教育服務;下設2所按三甲標準建設的大型直屬綜合醫院,提供優質醫療服務。 二. 專職研究員 1. 崗位要求: (1)一般不超過35周歲,取得國(境)內外高水平大學或研究機構博士學位,一般要求具有博士后經歷,特別優秀的應屆博士畢業生也將予以考慮; (2)具有較強的科研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在金屬有機化學、配位化學、光化學、光電材料與器件、激發態理論計算等領域具有良好的研究成果。 2. 薪酬待遇: (1)根據應聘者學歷、研究經歷、科研能力等綜合評定(研究員38萬起,副研究員29萬起); (2)優秀者(世界top 150大學;國內985 高校;所在學科為A-及以上;發表中科院二區文章2篇及以上)可申請“荔新獎勵計劃”,額外獎勵4000 元/月,核發不超過 24個月; (3)合同期內可申請“荔園留菁計劃”,應聘深圳大學預聘-長聘制教師崗位; (4)可申請租住學校周轉房,租金優惠。符合條件者,可享受深圳市人才房政策,以政府發布信息為準; (5)可在深圳市落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辦理隨遷入戶;深圳大學附屬教育集團旗下有幼兒園、小學、中學,為教職工子女提供全體系優質基礎教育服務;下設2所按三甲標準建設的大型直屬綜合醫院,提供優質醫療服務。 三. 博士后 1. 崗位要求: (1)一般不超過35周歲,即將或者已經取得國(境)內外高水平大學或研究機構博士學位; (2)具有較強的科研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在金屬有機化學、配位化學、光化學、光電材料與器件、激發態理論計算等領域具有良好的研究成果。 2. 薪酬待遇: (1)稅后年收入不低于32萬元,其中市財政給予免稅生活補助18萬元/年;深圳大學提供15萬的綜合年薪。 (2)優秀者可申請“荔新獎勵計劃”,額外獎勵4000 元/月,核發不超過 24個月;申請條件如下:博士畢業不超過三年或年齡不超過33周歲且以下二項符合其中一項。一、博士畢業高校為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前150名高校(包括國內)或原“985工程”建設高校或所在學科在教育部最新一輪學科評估中被評為“A-”以上等次或排名前10%;二、自然科學類博士在近五年以第一作者發表中科院大類二區以上學術論文2篇(至少1篇為一區),或中科院大類二區學術論文3篇。 (3)合同期內可申請“荔園留菁計劃”,應聘深圳大學預聘-長聘制教師崗位; (4)可在深圳市落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辦理隨遷入戶。 (5)符合條件的博士后人員在站期間可按以下情況給予在站生活補助之一:符合廣東省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項目,來本市從事博士后工作的,給予每人60萬元在站生活補貼;符合省在站博士后每人總額30萬元生活補貼資助條件的,市財政給予每人12萬元在站生活補助;其他人員,市財政給予每人36萬元在站生活補助;博士后人員期滿出站后6個月內留(來)深全職工作且與企事業單位簽訂3年以上勞動(聘用)合同的,給予每人36萬元出站留(來)深生活補助;對于全球排名前100名的國(境)外高校從事博士后研究不少于2年、博士后研究結束3年內且年齡不超過40周歲的境外博士后,來深全職工作,且與本市企事業單位簽訂3年以上勞動(聘用)合同的,給予每人36萬元出站來深生活補助;對本市在站期間獲得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或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的優秀博士后人員,且出站后6個月內與本市簽訂3年以上勞動(聘用)合同的,再按國家資助標準給予1:1經費資助,最高不超過30萬元。 依托深圳市新型信息顯示與存儲材料重點實驗室,長期致力于有機光電功能材料與器件的研究,近年來在Nat. Photon., Nat. Commun., Sci. Adv.,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等國際高水平期刊發表一系列高水平論文。實驗室具有世界一流的材料合成、光物理性能測試、器件表征的條件,團隊成員之間具有交叉學科背景,具有舒適的工作環境和良好的學術氛圍。團隊目前也正在開展OLED產業技術的開發,具有條件完備的OLED技術研發平臺。 1. 合作導師:李凱,深圳大學材料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優青,入選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青年拔尖)、深圳市“孔雀計劃”和深圳大學“荔園優青”計劃;2008年和2013年分別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香港大學化學系獲學士和博士學位; 2.實驗室主任:楊楚羅,深圳大學講席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深圳市孔雀團隊項目帶頭人。 kaili@szu.edu.cn(李凱)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