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驗室簡介
化工資源有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化工大學)前身為2000年8月成立的可控化學反應科學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6年6月27日由國家科技部批準籌建國家重點實驗室,2009年1月4日正式通過驗收。2021年4月提交全國重點實驗室組建方案,2024年9月順利完成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答辯,并于2025年1月獲批建設化工資源有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由22名專家學者組成,學術委員會主任由中科院院士田禾教授擔任,實驗室主任由宋宇飛教授擔任。重點實驗室密切圍繞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戰略目標,以化工資源有效利用為主攻方向,深入研究相關領域的科學問題與技術集成原理,充分利用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化工和材料三個一級學科布局緊湊、專業方向完整的優勢,通過學科間的交叉、滲透和整合,針對“化工資源有效利用”的途徑,形成了三個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插層組裝與無機化工資源綜合利用、可控聚合與石化資源有效利用、過程強化與低值資源高值利用。
實驗室認真貫徹執行“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方針,重視科學研究、人才培養、隊伍建設和開放交流等各方面的工作。基于北京化工大學的基礎及辦學宗旨,實驗室確定了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密切結合的定位,即在開展學術前沿研究的同時,以國家實際需求為切入點,直接進入國民經濟建設的主戰場。承擔一批基礎和工程化及產業化研究項目,發表一批高水平的學術論文,申報一批國家和國際發明專利,產出一批具有顯示度的科研成果,形成鮮明的應用基礎研究特色。
二、現任領導
實驗室主任:
宋宇飛教授
實驗室副主任:
楊文勝教授、徐福建教授、季生福教授、袁其朋教授
三、學術委員會
四、研究方向
五、人才隊伍
實驗室吸引了來自美國、德國和日本等國家的多名留學歸國人才加盟,同時吸引了國內著名大學的多名青年學者,目前已形成并組建了一支具有較強實力的科研隊伍,其中:2人次獲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次獲得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1人次中青年人才為國家技術發明和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13人次獲得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6人次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4人次獲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8人次獲萬人計劃;6人次獲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33人次獲“四青人才” 。
兩院院士
長江學者
杰出青年基金
團隊與基地建設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